在高溫環(huán)境下,如果出現(xiàn)大汗、口渴、頭暈、胸悶、惡心、四肢無力及發(fā)麻等情況,就要考慮中暑的可能。根據(jù)癥狀的輕重,中暑可分為先兆中暑、輕癥中暑和重癥中暑。
中暑類型
先兆中暑。表現(xiàn)為大量出汗、頭暈、胸悶、惡心、四肢無力等癥狀。體溫正;蚵杂猩,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(huán)境,經(jīng)短時間休息后癥狀即可消失。
輕度中暑。既有先兆中暑癥狀,同時伴有嘔吐、皮膚濕冷、血壓下降等癥狀。輕度中暑者經(jīng)治療后,一般4-5小時內(nèi)可恢復正常。
重度中暑。大多數(shù)情況是在高溫環(huán)境中突然昏迷。
中暑后處置措施:
出現(xiàn)中暑癥狀,應立即停下正在做的事情,找一個陰涼處坐下休息;同時補充水分,小口慢飲。解開領口扣子、領帶等,保持身體周圍通風,并涂抹或服用解暑藥物;若休息一段時間后,癥狀不減反增,應及時就醫(yī)。
周圍有人發(fā)生中暑癥狀,應當立即將病人移到陰涼處,保持周圍通風;解開衣扣散熱;服用解暑藥物。
如何預防中暑?
高溫時段,老、弱、病、婦幼人群在戶外工作或活動時,要避免長時間在陽光下曝曬,同時采取防曬措施:
1、飲水:注意補充水分,不能等渴了再喝水。
2、食物:要補充足夠的蛋白質(zhì),如魚、肉、蛋、奶和豆類;應多吃能預防中暑的新鮮蔬果,如西紅柿、西瓜、苦瓜等。大量吃冷飲容易中暑,因為人體局部的溫度突然降低會影響到各系統(tǒng)功能的正常運行。
3、外出:出門戴遮陽帽、戴太陽鏡、涂抹防曬霜,帶上充足的水。備好防暑降溫藥品,如十滴水、仁丹、藿香正氣水。外出時衣服盡量選用棉、麻、絲類的織物,少穿化纖類的衣服。駕車出行,離開停車場時切勿將兒童和寵物留在車內(nèi)。
4、睡眠:睡眠充足,有助預防中暑。睡眠時不要躺在空調(diào)的出風口和電風扇下,以免患上空調(diào)病和熱傷風
5、電器方面:高溫期間,應開啟空調(diào),但溫度不宜過低。使用電扇雖能暫時緩解熱感,一旦氣溫升高到32℃以上,電扇則無助于減少中暑等高溫相關疾病的發(fā)生。在空調(diào)環(huán)境中生活、工作,每天應抽一定時間到室外活動,進行耐熱鍛煉,避免得“空調(diào)病”。
6、注意事項:高溫時應減少戶外鍛煉;及時觀察嬰幼兒、65歲以上的老年人、患有精神疾病、以及心臟病和高血壓等慢性病的人群中暑征兆。
戶外作業(yè)人群高溫防護
1、對高溫作業(yè)工人應做入暑前的健康檢查。凡有心、肺、血管器質(zhì)性疾病、持久性高血壓、胃及十二指腸潰瘍、活動性肺結核、肝臟疾病、腎臟病、肥胖病、貧血及急性傳染病后身體衰弱、中樞神經(jīng)系統(tǒng)器質(zhì)性疾病者,均不宜從事高溫作業(yè)。
2、在高溫作業(yè)場所和夏季露天作業(yè),避開正午時段的高溫作業(yè),加強輪換作業(yè),減輕勞動強度,搭建遮陽棚為工人遮陰,供給涼茶、綠豆湯等防暑飲品、含鹽濃度0.1%-0.3%含鹽飲料;勞動和運動大量出汗后,不宜大量飲用白開水,不宜過量飲酒,午睡時間不宜過長。
3、工作回來后,不易立即吹電扇、洗冷水澡;不宜佩戴金屬首飾,引發(fā)接觸性皮炎;用寬邊草帽和白色寬大的服裝;對輻射強度較大的高溫作業(yè)工人,應供給耐燃、導熱系數(shù)較小的白色工作服。
防暑常備藥品
為了安全度夏,準備一些防暑藥物是很有必要的,可選擇其中一至兩種:仁丹、十滴水、藿香正氣水、清涼油、無極丹、避瘟散等。此外,用金銀花、菊花、荷葉等泡水喝,可以起到解暑消暑的作用。